苏州:谱写新的创业史

评论: 0 浏览: 670 最新更新时间: 12年前

□苏鲍平

发展的道路往往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无论是5年一个规划,或是10年一个周期,人们总是被那些蕴藏风雷的愿景所激励,哪怕前行路上付出百倍艰辛。

1983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苏州。“小康社会”———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构想由此萌发。一代伟人挥洒下的点睛之笔,渐渐铺展成一个民族的壮丽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愿景,被确定为“三步走”战略。苏州,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两个率先”的使命———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时间步入2005年,苏州顺利完成了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考核任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命题,已经清晰地走到人们面前。

2012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中非民间论坛开幕式。对于这座奔跑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征程上的城市,他说,苏州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解剖麻雀,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都离不开对苏州的了解。他希望苏州市勇立潮头,当好“排头兵”,谱写新的创业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新经验。

历史赋予苏州的重任,再次点燃苏州人创新创业的激情。在一个全市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指出,苏州已进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阶段,2012年,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等地要确保首战见效。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的乡镇企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九十年代,苏州外向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本世纪前十年,苏州的小康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第二个十年,苏州也要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评估指标综合得分达90分以上,46个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达80%以上,人民群众对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满意度达70%以上。2011年,苏州基本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为84.2%。其中,经济现代化、科教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民生现代化实现程度,分别为82.9%、80%、91.5%、78.2%、88.5%。

这些数字,承载着苏州人30年期冀的梦想。从农转工的“苏南模式”,到内转外的“开放样板”,再到量质并举的“小康典范”,一步一个印迹,把一个温山软水的千年古城,逐渐变成世界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经济文化名城。

这些数字,凝结着苏州人30年发展的理念。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为民发展,锤炼出“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成就了一个城市的壮阔传奇。

把一种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这是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概论》中对创新的诠释。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创新,苏州找到了一把把解放生产力的钥匙。

三次历史性的跨越发展历程中,苏州的每一次“腾跃”,都蕴涵无数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正是一次次的创新,让苏州克服了“成长的烦恼”,从容应对了“可以预见与难以预见的风险”,经济运行的内涵和质量明显提升,向着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奋进。

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欧债危机仍在蔓延。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经济增长仍在延续减速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屡创新低,这给外向依存度较高、制造业占比相对较大的苏州,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面对挑战,人们以关切的目光,打量苏州这个砥砺奋发的身影:靠什么支撑庞大经济“战舰”在困难挑战中破浪前行?凭什么保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用什么续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新篇章?

苏州的回答是:以创新为核心,人才为资源,稳增长、促转型为抓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路径,探索一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苏州道路”。

作为实现现代化愿景的“排头兵”,苏州用科学发展观确立起建设“三区三城”的战略目标和“建设宜居新苏州、打造创业新天堂、共筑幸福新家园”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

新产业、新城市、新人才,这“三新”,是苏州建设“三区三城”的重要路径。用超常规的举措来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业,以产业的制高点来培育和打造经济增长点; 用高水平的规划来建设创新创业环境优良的新城市,以城市功能的完善、布局的合理和城市人文精神来集聚要素实施集约发展; 用最好的政策来吸引创新性团队和创新型人才,以人才的优势赢得创新的优势、竞争的优势和发展的优势。

作为一个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探路者”,苏州以人才为第一资源,创新为第一驱动力,新兴产业为第一方略,依靠强烈的进取精神,清醒的危机意识,聪灵的应变能力,瞄准更高的目标,在发展的“质”上寻求切实突破,正如国际观察家所指出的,“在关注GDP增速的同时,更加关注GDP的构成和质量”。

创新潮涌,春风扑面。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政府,从城市管理到市场体系,从行政审批到投融资体制,从经济、政治、社会到科技、教育、文化,一个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场场从破到立、由浅入深不断推进的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拉开大幕。

创新引领,苏州在发展路径上,加快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曾经依靠土地投入、要素拉动、资源消耗实现增长的“打工型经济”,正在迅速转向依靠科技人才引领、技术研发驱动、知识产权保障实现增长的“创新型经济”,依靠人才、技术、品牌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发展现代服务经济转变,一手抓增量带动、一手抓存量提升,实现创新驱动。

创新引领,苏州在发展重点上,加快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按照“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精现代农业”的要求,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发展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产业和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融合信息技术、服务与文化产业,形成发展最快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引领,苏州在发展空间上,加快从单向“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变。从省内的“苏宿工业园”,到非洲大陆上的“东方工业园”,昔日以“引资”而著称的苏州,已经成为“双向开放模式”输出地。“走出去”,不仅扩张了苏州的发展空间,也推进了产业层次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p#分页标题#e#

2012年7月,李克强副总理在苏州考察时寄予厚望,“你们是江苏经济的领头羊,不管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变化,苏州还是‘定海神针’。相信苏州会打造成我们国家向东开放、并且向西拓展内需市场的‘航空母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历史交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迎战当前经济挑战”的双重责任,创新,再一次照亮苏州。

人才,是创新之本。处于经济深度转型期的苏州,深知人才第一资源的宝贵。

苏州发展的历程中,乡镇工业崛起,离不开“星期天工程师”的加盟;外向型经济起飞,得益于大量产业人才的拉动;如今,处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苏州对于人才内涵的理解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如何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比较优势趋于弱化的长三角区域,集聚更多的产业人才、创新人才、紧缺人才?

最有竞争力的对策,就是用产业优势增强人才吸引力。

为此,苏州把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创新创业团队列为招才引智的主攻点。针对优先发展的关键产业领域,促成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优质创新创业项目集中落户,对加速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产业提升和人才集聚在苏州已经形成了类似人体DNA的“双螺旋”架构。

创新带动,苏州“人才战略”风生水起,一个独特的人才发展体系正在布局构建。为实现人才纷至沓来的战略目标,苏州创新人才引进的方法,摆脱给票子、给房子的共性思维,剖析人才创业最关心的问题,依靠政策和市场双重力量,让人才在创业的任何阶段都能找到资金。苏州搭建了一套为人才创业提供全程帮助的资金扶持体系,从创业初期的种子基金,到孵化期的创投资金,再到成长期的产业资金。

资本的魔力绽放,让苏州成为创业者心目中的天堂。《欧洲时报》2012年6月1日的一则报道这样写道,“近者悦,远者来”,苏州这座天堂城市,以其深厚的底蕴,包容和活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才队伍安家落户,创新创业。一座工作环境优、生活环境好、制度环境佳的“人才新天堂”俨然呈现在眼前。

从“引资”到“引智”,苏州人才战略成就斐然。招揽人才的力度远胜于招商引资,人才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领跑。

2012年,苏州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2.45%,人才总量增长率连续10年保持15%以上,全市人才总量已达160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年增长率连续7年保持20%以上,入选国家“千人计划”81人,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其中创业类“千人计划”专家59人,约占全国的13.6%、江苏的48%。“姑苏人才计划”、“国际精英创业周”等一系列人才品牌,让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现代理念、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创新人才集聚苏州,丰富着这座智慧城市的“大脑”。

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由无数个力挽狂澜的节点构成。这些节点,无一不饱含创新的因子,充盈创新的力度。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严峻,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判断。

苏州人有名言,压力和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

苏州人敢创新,不用扬鞭自奋蹄,自加压力谋发展。

苏州人有信心,提振精气神,奋力抢拼争,不管困难多大,斩关夺隘、披荆前行,确保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的贡献不减、地位不降。

一手抓稳增长。不管外部压力有多大,苏州“领头羊”的发展地位不言放弃,激流勇进的发展势头不会减弱。用毫不懈怠的发展脚步,完成前所未有的跨越,谱写新的创业史;让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成为支撑苏州经济社会不断进步,鼓舞人民信心的源泉。

一手抓促转型。当低水平的加工制造不能再换来世界客商的瞩目,当先行的发展模式逐渐被“拷贝”甚至被超越,当江南的青青田野担当起比“世界工厂”更高的“宜居家园”时,行进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列的苏州,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高效农业互动并进的产业新格局,以产业高地抢占竞争制高点。“稳中求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式谋略”,“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最新要求。“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既要跑得快,又要跑得稳,还要“三马”协调。

苏州进出口占了全省的56%、全国的8.3%,稳住外贸这一驾“马车”,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苏州而言,是当前首要任务。2012年7月,当全市外贸进出口统计数据公布的时候,所有关注苏州发展的人都舒了一口气,苏州的进出口增幅终于由负转正,“浮出水面”。“三马”并辔,合力为先。苏州并未一味把目光盯着国际市场,而是内外兼修,通过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协调并进,为实现稳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着力激发民资活力,着力做好230个重大项目,重点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三星高世代面板等重大产业项目和南环新村危旧房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5200亿元。与此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商业形态,精心组织家电、汽车下乡,提升古城、环金鸡湖等商圈的承载力和影响力,促进消费增长。

重实业、扩内需、惠民生,苏州稳增长效益显现。2012年上半年,苏州各项指标逐月趋好,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800亿元,增长9.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3亿元,增长6.3%,财政总量、增量以及税比保持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939亿元,增长4.7%;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3亿元,增长14.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5亿元,增长16.9%; 完成进出口总额1443亿美元,增长1.4%,进出口、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全国第四、第三位次;实际利用外资59.8亿美元,增长18.7%……

#p#分页标题#e#

在变局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创新有为,一直是苏州引以为豪的“城市性格”。创新带动下,苏州经济劈波斩浪,稳健前行。

用一种更先进的生产力,替代或提升原有的生产力,是为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精彩内核,在于创新。这,不仅考量勇气,更考量智慧。

200多年前,一场改变人类发展方式的工业革命在欧洲肇始。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滚滚浓烟,打破了中世纪田园生活的宁静,历史跨入一个新时代。

2012年3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起了一场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很有可能在以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制造与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再度领先,让一度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望尘莫及。

世界目光聚焦中国,这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期突然崛起的国家,会如何应对?

2011年12月19日,温家宝总理提出“整个苏南地区应该做一个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按照这一要求,江苏省全面启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总体规划,苏州被列为国务院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重要城市。未来,以苏州为龙头的苏南地区,将被国家定位于中国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探路者”。

2012年7月2日,一块国家5A级景区牌子挂到了金鸡湖景区。人们很难想到,以先进制造业起家的苏州工业园区,竟然在园林、古镇、山水荟萃的苏州“杀出一条路”来,商务旅游风生水起,成为“谱写新创业史”的新引擎。

事实上,近年来园区先后启动了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金融翻番增长、纳米产业双倍增等“九大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5A 级金鸡湖商务旅游区并起的,还有汇聚了数百家金融企业、被誉为“藏着个陆家嘴”的金鸡湖金融集聚区。

苏州工业园区的“华丽转身”,可以说是苏州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一点“盗天火”的智慧和勇气,苏州这个新晋“万亿城市俱乐部”的会员,这个利用外资、工业产值在全国都数一数二的排头兵,会站在“世界工厂”的巨人肩上,完成“腾飞加转体”的战略抉择。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必然要跨越式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事实上,作为工业大市,苏州服务业的占比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付出比其他城市更大的努力,站在庞大工业产值基础上进行的转型升级,注定是一场勇气和智慧的考验。

2012年上半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5%,特别是服务业领域实现投资1411.4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32.6%、77.5%和62.3%。

用电量是结构调整最忠实的见证人,看一组来自苏州供电公司的数据。2012年8月,作为宏观经济运行重要指标的用电量“半年报”公布,1至6月,苏州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比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分别高出4.42、7.69、10.75个百分点,这表明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延续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从行业用电看,增长最快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速更是达34.86%。

对于占经济总量近六成的苏州制造业来说,靠廉价劳动力获取利润,靠资源消耗型生产扩大规模,靠代工、贴牌、廉价的出口来维系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日薄西山,在成本压力的倒逼之下,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发展新兴产业,二是提升传统产业。

近几年,苏州新兴产业横空出世,发展势头令人注目。苏州抢抓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推进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园区,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完善的产学研体系,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出一批居全省、全国行业首位的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

2012年上半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5430亿元,增长10.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9%;新兴产业完成投资500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20.4%,尤其是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都超过了一倍。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值,苏州新兴产业的下一步值得期待。

苏州加工制造业自身优化的另一精彩之笔,在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上。按照“十二五”规划,苏州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和石化六大传统支柱产业,将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从“微笑曲线”谷底向两头攀升。

严峻的宏观形势下,六大支柱产业的平稳运行对于苏州经济的企稳向好功不可没。数字显示,上半年全市六大支柱行业完成产值9604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计算机、通信、黑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世界经验表明,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挑战。

苏州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更加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均衡性与协调性、可持续性相匹配,社会认可度与群众满意度、社会和谐度相融合。

近年来,苏州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之大,有目共睹。目前,苏州陆地森林覆盖率为22%,据科学测算,苏州现有森林资源每年发挥的生态价值达44亿元。在苏州建成区范围内,有125种鸟类、986种高等植物、48种鱼类在自然生存。2011年,苏州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65.5,生态系统稳定良好。

实施“碧水”、“蓝天”、“宁静”、“洁净”四大工程以来,市区河道水质变清了,工业废气、扬尘变少了。2012年,随着石湖风景区建成开放,在市民一片叫好声中,城市东南角一扫“脏乱差”。东太湖、七浦塘、三角嘴等一大批湿地,生态得到很好修复。最近启动的“两河一江”工程,将把苏州大运河、环古城河和胥江建设成为靓丽的绿色“项链”、文化走廊和旅游胜景。

协调发展,在苏州已经创新为多领域多部门的合力之举。目前,苏州常住人口超过1200万,其中流动人口648万,包括6万多名外籍人士。今年,苏州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形成合力,打响“家在苏州”文化品牌战略,进一步激发“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共筑和谐新家园的责任感。

#p#分页标题#e#

平安是现代化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平安苏州”凝结了1.3万名公安民警和3.5万名警务辅助人员的辛勤汗水。苏州警力与实有人口配比不足万分之十,但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全警范围实施“创意警务”,并在全国率先制定了6大类24大项50子项的警务现代化指标体系,整体执法水平步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2012年6月16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就信息化条件下,对苏州公安扎实的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文化苏州”、“平安苏州”、“法治苏州”,昔日人人向往的“天堂”,如今真正落在人间。几年来,苏州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地区等荣誉称号。

创新,为百姓生活造就无穷福祉。

苏州坚持把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惠民生,让创新成果惠及每一个角落。

2011年底,苏州跻身全国农村改革18个试验区之一,试验主题就是城乡一体化。

2012年上半年,全市开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1000万平方米,全市新增搬迁进入园区工业企业1150家,土地规模经营面积新增8.15万亩。全市89%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46%的农民实现集中居住,85%的耕地实现规模经营。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2年的3.45倍和3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保持在2:1以内;各项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均保持在98%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并轨。

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村庄环境展现的全新面貌。截至2012年6月,苏州共有6072个自然村庄完成环境整治,占全市整治总数的59.7%。苏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新增228家,累计达到3725家,其中,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发展新增19家,达到97家,持股农户比例95.5%。股份合作经济的壮大发展,是苏州城乡一体化不断“强身健体”的一个缩影。

2012年的2月,作为苏州“一核四城”战略的一个重要板块———滨湖新城开工。这个在东太湖畔打造的现代化新城,将融现代高端产业、山水、人文、宜居于一体,让苏州大城依山傍水。2012年1月,另一个重要板块苏州高铁新城建设全面启动,以“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为总体要求,以“高铁枢纽、创智枢纽”为产业引擎,打造“苏州新门户”。

除了新城,作为“一核”的古城建设,做优做美同样妙笔生花。2012年7月,相门、平门、阊门古城墙修复工程逐渐展露古朴典雅的风韵,让城墙这个跨越了几个时代的古城文化标志得以延续和传承。与此同时,沈德潜故居、丁宅等一批古建老宅的保护修缮,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南环新村的新楼一幢接一幢封顶,即将回迁的居民们掩饰不住内心激动。2010年启动的南环新村解危改造工程、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进展顺利。城区改厕工程,今年计划启动10103户,完成8539户,占三年改厕计划任务的40.6%。2012年是苏州第二轮老住宅小区改造收官之年,到年底,古城区1994年以前建造的老住宅小区将全部完成改造,惠及居民10万多户。

2012年4月28日,随着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古城苏州成为国内首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地级市。短短一个多月,700万人次的市民感受到了现代化风驰电掣的快捷,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空中到地面再到地下,大交通架通“大苏州”。中环快速路,南环西延、东环南延、西环北延,在建的快速路总长度达144公里,是市区现有快速路的2倍。以小桥流水著称的苏州迈入“大城时代”。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苏州的具体实践,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引,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面对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与时俱进,在不断创新中永葆活力。

2012年4月,苏州成立全国首个党员关爱基金会,首期基金总规模达6.1亿元,并委托国有企业管理运作,增值收益部分用于帮扶生活困难群众。这一创新举措,在苏州党的建设史上留下了一块厚重的里程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苏州的创先争优活动作出批示,“苏州市把创先争优与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强化服务改善民生、转变作风提高机关效能结合起来,使创先争优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和保证”。

苏州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优化党的组织设置、完善党的工作机制,小区域大党建、区域党建工作站、党建网格化管理、“全程网控”、落实党建责任制、健全党建信息化平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基层全面推开……全市基层党组织“双强型”带头人人数超过85%。在非公经济党组织数率先突破1万家的基础上,2011年以来,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从2010年底的34.3%提升到93.2%。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市非公经济党组织共组织技术革新项目4100多个,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4亿元。

一个典型就是一座灯塔,一个榜样就是一种力量。

常德盛、吴栋材、沈文荣、钱月宝、陈惠芬、韩克勤……苏州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引领带动下,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行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迈得更稳、更快。

 
QQ在线咨询
投稿电话
010-67605557
投稿邮箱
xfdk@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