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哈尔滨市居民消费能力的对策

评论: 0 浏览: 493 最新更新时间: 7年前

张登耀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摘  要:当前哈尔滨市处于经济转型期,由工业制造型向现代服务型发展,并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挖掘居民消费能力,通过消费拉动区域经济,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哈尔滨市居民消费能力的现状,研究哈尔滨市居民消费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提高哈尔滨市居民消费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居民消费能力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张登耀(1981-),男,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一、哈尔滨市居民消费能力的现状
(一)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高
在哈尔滨市鼓励消费政策和相关规定的有力推动下,居民消费信心显著恢复,居民消费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作用和市政府工作的促进作用,哈尔滨市政府紧紧围绕居民消费市场开拓,推动消费升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哈尔滨市政府一直努力通过减少失业率、对低收入贫困家庭进行帮扶、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提升哈尔滨市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二是利用国家政策规定,直接或间接优惠居民,促进居民即期消费。比如: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实施家用电器、汽车、摩托车的优惠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减排返款活动。三是通过改善城镇、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二)居民主要消费项目稳步增加
无论是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传统型消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服务型消费、满足居民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性消费,还是提供居民素质和情趣的文化娱乐消费,哈尔滨市各类主要消费项目实现稳步增加。主要消费数据的持续增长,是对哈尔滨市经济良好发展的直接体现。医疗福利体系的逐步改善、人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直接拉动了各项消费的增加。
(三)居民购房意愿持续增强
居民购房意愿持续增强,哈尔滨市楼价和交易量仍存在小幅上涨的趋势。商品房消费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到国家允许家庭生二胎的政策和哈尔滨市二次置业人数显著增加的双重影响,购买住房的刚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持续加强,直接推动了购房成交量和成交价的上涨;二是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省会,东北三省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近些年通过加强市政基础建设、完善交通配套设施,对周边城市形成区域优势,吸引外来人口形成虹吸效应;三是哈尔滨市经济逐年向好,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幸福度不断提高,引起对家庭住房需求的不断提升。
 
二、哈尔滨市居民消费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型居民消费供给短缺影响消费释放
从哈尔滨市居民消费需求与供给角度来看,服务型消费与供给的不匹配是影响哈尔滨市居民消费能力释放的重要因素。简言之,有消费需求,但消费供给不足,或消费供给充足却无法达到消费需求的质量要求。以养老服务为例,哈尔滨市健康服务发展与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为老龄化人口提供的产品较少,提供的服务更是严重不足。老人如果要进公立养老院,需要提前申请,由于床位紧张,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目前,对于服务型消费供给中,政府、非盈利组织、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职能与责任仍不明确。政府在公益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较多的责任。但部分基层政府机构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非盈利组织服务型消费供给发展滞后,且由于非营利的特征无法对消费支出形成有效支撑。应发挥主要作用的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由于服务功能紊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居民选择服务型的消费意愿。
(二)消费安全因素制约居民消费发展
哈尔滨市消费安全事件不时发生,消费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影响了居民消费的释放,严重影响了居民对购买产品与服务的积极性。纵观哈尔滨市的消费市场,虽然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等领域的管理和检查力度。但限于整体消费环境的影响及个别不法商贩厂家制假售假,哈尔滨市消费市场仍有待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产品质量问题依然存在。消费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居民消费的购买意愿。如果不能保证消费安全,哈尔滨市居民消费会转移购买力至省外或国外优质消费市场,造成消费能力的提升无法形成有效的消费支出,也就无法拉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
(三)消费产品多样性、层次性不足
哈尔滨市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消费主体和消费市场不断壮大。不同层次消费主体的需求不断被激发,使哈尔滨市居民消费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哈尔滨市的消费产品在多样化、层次性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居民消费的多元化需求。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消费品生产厂商生产的产品赶不上居民消费的需求变化。厂商在资源配置方面反应周期偏长,对市场需求、居民消费需求的研究分析和把握不足。一些厂商缺乏战略眼光,仅关注眼前利润而忽视对产品的研发升级,对产品技术投入比例偏低,在产品谱系建设、企业文化和产品品牌建设、研发不可替代的高品位产品上缺乏持续投入。二是高品位的消费品开发升级需要新技术研发作为后盾。由于哈尔滨市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上存在技术能力、资金支持和后期维护等诸多难题,也影响了新产品的品质和使用舒适度,这就造成居民消费品市场多样性、层次性不足的问题,制约着哈尔滨市消费结构优化。
 
三、提高哈尔滨市居民消费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对居民的消费教育
居民消费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两者相互依赖。一方面,没有高素质的企业,就无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和高质量产品。另一方面,没有高素质的居民消费者,产品和服务就无法形成消费闭环,就不可能形成高层次的消费。二者消费理念的培养、消费素质的提升,不仅可以优化消费结构,也可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质量。居民消费素质方面,首先加强居民对消费观念的引导。培养居民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引导居民学习、接受并逐步增强对高层次、高品位、高艺术层面的精神文化消费,鼓励居民在个人、家庭支配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进行理性消费。其次,进一步加强对居民权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教育。使居民具备一定的权益保护理论常识,在日常消费中能够做好自身权益保护的预防和申诉工作。
(二)创新哈尔滨市消费供给
首先,加大哈尔滨市服务型消费供给力度,满足居民服务消费基本需求。政府相关部门应颁发鼓励政策和税收优惠办法,利用宏观政策手段推动社会资源、民间资本向消费服务领域投资。加大个性化、多样化的新型消费供给力度,满足居民对新型消费的需求。其次,改善居民消费供给的质量和品质。由于可供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对购买的产品、提供服务的要求和质量也随之增高。如果提供的消费供给无法达到居民消费的标准和品质,居民消费能力就很难得到大幅提升,潜在的居民消费意愿也无法得到有效释放,甚至会出现消费意愿转到省外、国外的可能。因此,政府、社会、企业三个层面应切实提高消费供给的质量标准和品质要求。最后,提高消费供给效率。通过加大社会调研、鼓励消费者参与等方式,使消费供给方更好的理解消费需求。加快发展各类消费金融,鼓励社会资本介入,通过降低消费成本、鼓励低利率分期付款等方式,刺激消费需求,提高消费供给效率。
(三)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主要从两个方面推动中低收入阶层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一是努力提高就业和薪酬水平。在就业环境和创业政策上对中低收入阶层给予更大的优惠与支持。积极改善就业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就业技能培训上,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为下岗待业人员、专业技能不精通的在岗职工提供多渠道的技能学习机会,甚至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多管齐下促进再就业和职业生涯提升,多种方式提高中低收入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税收调节、社会保障、福利二次分配、政府援助等多种方式,加强社会公平,切实建立一套公平合理、运行有效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规范理财市场、资本市场与投资市场,加强对投资理财的政策宣传,努力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家庭财产规模,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非工资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2017年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报告
 
QQ在线咨询
投稿电话
010-67605557
投稿邮箱
xfdk@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