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发展视角的“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

评论: 0 浏览: 573 最新更新时间: 9年前

王丽丹  西昌学院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到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的闪光点,即整体和谐的观念,生态伦理观念,尊重自然规律,知天命尽人事统一协调的光辉思想,并对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  天人合一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丽丹(1981—),女,彝族,西昌学院管理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结题文章,项目编号14SB0134。
 
引言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天人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天人关系”,实质上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其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针对目前国际国内的环境问题,从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闪光点,即整体合谐的观念,生态伦理观念,尊重自然规律,知天命尽人事统一协调的光辉思想。为推动人口、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先导作用。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1.最早的“天”、“人”关系。早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奠基作《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提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所谓“人与天地相参”强调的正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在中国思想史的长河中,不同时代和不同学派所说的“天”和“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于自然与人类。甲骨文中的“天”字是大头人的形象,表示人之顶巅,作“大”或“上”解。大约商末周初,“天”被用以指称人们头顶上的苍天。由于浩淼的苍天被认为是至上神的住所,于是“天”又成为至上神的代称。西周初年“天”已逐渐代替殷人的“帝”( 拥有主宰人间吉凶祸福的无上权威的至上神)的称呼,而“天”和“人”也作为相互对应的概念同时出现在当时的文献中。“天”可以通过龟卜向人间发号施令,赐福降祸,而“夙夜畏天之威”的“人”则匍伏在天帝的脚下。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天人合一”的最初形态, 西周晚年,史伯阳用天地阴阳二气的失序来解释地震的产生,春秋时期又出现了“天有六气” 地有“五行”之说昭公元年。这样,作为无所不在的、流动的精微物质的“气”的概念介入了“天”之中,使“天”也物质化了。从此,对“天”的理解呈现多元化,有自然之天,有神性之天,有理念之天,有本然之天,有命运之天等等。不同学派间,同一学派中的不同学者间,乃至同一学者在不同场合下,也存在不同的“天人关系”论。
2.儒家的“天人关系”。儒家的“天人关系”论的主流是“天人合一”,但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或表现为“天人相通”,或表现为“天人相类”。儒家孟子的 “天人合一”论基本上不包含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在内。儒家另一类型“天人合一”论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在“天人相类”基础上的“天人感应”(“同类相动”)说,讲的倒大体是人与自然关系,但由于他的“天”是具有自然外貌的有意志、有目的的至上神,所以这种“天人关系”论反映了一种被扭曲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董仲舒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学者。
3.道家的“天人关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的“天”也是自然之天,而且比其他学派更彻底摒弃了神性的天,更深刻地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含有规律、道理、道术等多重意义,但最重要的是作为天地万物发生的根源和基础的本体意义。在“道”的基础上,天地人成为统一的整体。庄子进一步提出“万物一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但老庄是“自然中心主义”,人虽然是“域中四大”之一,但在自然面前,人只能顺应它,“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庄子的“天”有时是指事物的本然状态,而“人”则是对这种本然状态的改变。“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他反对人对自然的任何干预和改造,向往人与鸟兽同居,与万物和谐共处的“至德之世”。所以老庄的“天人合一”是人“与天为一”。从上述材料即可看出中国古代“天人关系”论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就有的传统思想。虽然这种思想只是“天人关系” 诸多表现形式的一种,但却为中国后来的历史中研究“天人关系”提供了基础。
 
二、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近现代人类社会,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我国实现现代化,面对六大挑战,其中就有"生态环境仍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作为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的国家,中国主要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也低得可怜。在发达国家,废钢铁、废铜、废橡胶的回收利用率都达到了90%,而我国废钢铁回收利用率仅为45%、废铜回收利用率为30%,废橡胶的回收利用率为40%。对于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中国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再生资源产业是必然的选择。
所谓循环经济,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教授解释说,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单向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的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资源的再生是实现循环经济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在中国,再生资源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产业,企业经营规模小,效益低。所以,在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也是迫切的需要。
 
三、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从物质的属性上看,大部分废弃物属于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将废弃物还原成可用的二次资源的成本很高,经济性相对较差。单纯依靠利益驱动,很难促使该行业的迅速成长。要催生我国的再生资源产业,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需要企业自身努力,做大做强,也需要全民树立起循环经济的意识。
1.政府扶持。再生资源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政府应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上世纪70至80年代,国家为了扶持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曾先后投资近两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国家物资局撤消后,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再生资源行业资金投入就很少了。目前,我国大部分再生资源企业的设备十分陈旧,大型废钢加工设备几乎没有增加,废纸的机械分选设备寥寥无几,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大多数没有正规流水线和设备。由于投入不足,科研项目难以开展,即使有了科研成果,也由于缺乏配套资金难以推广应用。
2.充分调动从事再生资源的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除了政府的扶植外,从事再生资源的企业也应将该行业作为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大产业去经营,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由于废弃物资种类繁多,分类处理和提炼回收需要很大的设备投入和科研投入,从发达国家情况看,资源再生行业只有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赢利。实现规模经营一是要回收系统的规模化,二是加工处理方面的规模化。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收购废品的商贩往往受利益驱使将收到的废旧物品转贩到经济落后地区,再次进入流通领域,造成了资源再生原料供给不足,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3.鼓励企业自己进行废物回收和资源再生。汽车、家电等制造企业,由生产企业自己经营资源再生加工,也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目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谁生产谁负责处理的原则。生产企业最了解自己产品所使用的材料的特性与生产工艺,回收后更有利于再生加工。在国外,由于这些企业在生产前就考虑到了回收问题,废弃物回收后的利用率逐步提高,如日本空调的回收利用率达到了60%以上。洗衣机、电冰箱等电器的回收利用率也达了50%以上。这样不但回收可用资源,而且为企业生产节省了大量成本。
4.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技术。再生资源企业还应注重相关技术的研发,不能单纯依靠国外技术。一方面,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废弃物内容差别很大,进口设备未必适应中国。另一方面,国外技术投入成本过高。
5.发展再生资源产业还要提高民众对资源再生的认识。由于大部分居民还没有按照资源属性分类处理废弃物,再生资源企业要付出很大一部分成本进行废弃物资分类,影响到企业效益。所以,一定要对资源再生进行大量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和认识资源再生。
结束语:
当今国际国内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中国几千年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已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要在现代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现代意义的“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QQ在线咨询
投稿电话
010-67605557
投稿邮箱
xfdk@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