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公众认知度与满意度

评论: 0 浏览: 405 最新更新时间: 13年前

杨艳霞  浙江工业大学

2009年6月到7月间,笔者在食品安全执法部门进行了“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现状”调查。在调查中,多位执法人员都向我们倾诉了这样的委屈:“在我们的努力下,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比起以前实际上越来越少了,可是群众却越来越不满意了。很多群众甚至认为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毒大米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不是生产者而是政府,是因为政府没管好才出现这些事情的。”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08年度浙江省食品安全状况报告》白皮书也显示:虽然2008年食品抽检合格率提高,群众满意度却在下降。公众对食品安全现状和监管工作满意度的得分为68.17分,较之2007年低2.15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如果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不满意,那么即使我们别的工作做得再好,群众也不会认可的。如果政府的工作退步了,那么群众满意度下降也是正常的。现在的问题是政府的工作进步了,食品更安全了,群众的满意度却下降了。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研究采取怎样的方法让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提高群众对政府的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这对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非常重要。

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原因:

(一)报纸、网络的大量、重复报道让群众觉得食品非常不安全

由于资讯的发达,现在一个案件在几分钟之内就会传遍全国,而且各大报纸、各大网站都会刊登、发布。这样等于成百倍、成千倍地放大了一个案件,群众就会觉得到处都是不安全食品。而事实上,除了三鹿奶粉事件,很多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都是老问题,例如瘦肉精问题、苏丹红问题。而且,现在的违法行为实际上比原来规模小、危害低。例如,现在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养猪户其实很少了,而且都是偷偷添加的,量也很小。但五、六年前,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是普遍现象。可是,现在由于报纸,尤其是网络的大量报道,群众却觉得每头猪都是用添加了瘦肉精的饲料喂养的。

(二)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了,对不安全食品的容忍度下降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食品的要求从“吃得饱”转到了“吃得好”。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了,很多人认为对食品安全应当“零容忍”。所以,只要一看到无良商人的行为,群众就觉得是政府没管好,从而降低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三)群众对某些物质的风险状况不了解,放大了食品安全风险

有些食品安全风险被放大了。例如疯牛病的风险就属于被放大了的风险。因为,虽然这种病的后果很严重,但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从技术的角度看,实际风险水平非常低。在有些企业在饲料中添加“苏丹红”来生产红心鸭蛋的消息曝光后,群众都感到非常恐慌。但是,食品专家却指出:科学家通过资料收集知道苏丹红是一个肯定的动物致癌物,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对人有致癌作用。科学家经过进一步评估认为:假定人和动物同样敏感,每人每天要吃大约1200个含有苏丹红的鸭蛋才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不是吃一天,是要持续吃下去。所以,鸭蛋中的苏丹红并没有那么大的危害。

(四)群众对政府的工作不了解

政府在食品安全中做了哪些工作,食品的抽检合格率具体是怎么上升的?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了加强监测工作,政府建了多少个监测站,花了多少钱?很多案件无法按刑事案件处理,原因到底是什么,政府在其中有没有问题?对这些问题,群众并不了解。所以,群众当然会埋怨政府“只花钱不办事”了。

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强调一下:这个问题不是指如何提高食品安全,而是指如何让群众了解政府所做的工作,从而提高对政府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即,在同等条件下,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可行的做法很多,这里列举几点较为重要的:

(一)政府主动利用网络和群众沟通

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很多政府部门还是习惯于使用传统的信息发布渠道,政府利用网络主动发布信息的很少。很多政府部门都是迫不得已时才在网上发布消息。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已经弄得民怨沸腾了,报纸上、网络上真的假的消息满天飞了,政府实在“藏不住”了,才不得不出来做个说明。我们建议:政府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利用网络发布消息,主动告诉群众自己做了什么。对于群众的“坊间传言”,政府部门也要重视,要早“出声”。不要等到事情不可收拾了,才迫不得已“出声”。此时,即使政府讲的是真的,群众也不会相信的。

另外,政府应当重视利用公共网络发布消息,而不仅仅是在政府网站上发布消息。因为,群众看的网站主要是公共网站,如果不是要查询事情,群众一般不会去看政府的网站。政府在这种网站上发布消息,效果很差。建议政府多使用当地的门户网站和全国性的网站发布消息,例如在“浙江在线”和网易、搜狐之类网站发布消息,扩大信息的知情面。

(二)在出现问题时,多请专家出面,用数据说话

食品安全问题专业性很强。一个食品是否有毒、有害,有毒有害的程度怎样,既不能凭公众的感觉决定,也不能凭政府领导的感觉或者“需要”决定。这只能由科学数据决定。如果政府领导拍着胸脯说该食品没问题,可是却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群众也不可能相信这种表态的。这种草率的表态有时还会激化矛盾。所以,我们建议政府在面对这种问题时,要请专家出面,请专家用科学数据打消公众的疑虑。当然,如果确实是有毒、有害食品,也要允许,甚至要求专家实事求是地讲给公众。这样,即使食品有问题,群众的怨气也会小一些。如果政府表现出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群众就会减少对政府的抱怨,而将怒气集中到无良厂商头上。反之,如果政府表现出推诿塞责的态度,群众就会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政府监管不力造成的,而不是商人谋取非法利润造成的。

(三)对于一些大案要案的处理结果和公众预期不一致的,政府也要主动说明原因,以解答公众的疑惑,平息公众的愤怒

我们以田文华案的判决结果来说明政府为何应该进行这样的解释。

田文华作为三鹿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在明知原料奶中被添加了三聚氰胺后,仍然下令企业继续生产、销售这种牛奶制成的奶粉,其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毫无疑问的。田文华在被逮捕时的罪名也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但在审判时,检方起诉的罪名却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田文华最终被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对于这种改变,公众非常不满。大家将此解读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法定最高刑为死刑,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检方改变起诉罪名是为了放田文华一马,不判她死刑。包括很多刑法专家也认为这种变化只是因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没有死刑。[1]我们对此也非常不理解。因为田文华明明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检方怎么敢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起诉她呢?而且当时那种环境下,田文华已经是千夫所指了,检方也不敢违法放纵她啊。

 
QQ在线咨询
投稿电话
010-67605557
投稿邮箱
xfdk@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