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现状及对策研究

评论: 0 浏览: 1130 最新更新时间: 8年前

何永民  沈阳工程学院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为进一步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实施相关措施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动态过程。2014年1月1日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成为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权威标准,在具体贯彻内部控制规范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加强其内控管理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面对目前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金融风险
 
2014年度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  项目名称辽宁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现状及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 14D004。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否建立健全以及有效实施取决于单位领导层的重视度。同时内控制度也是单位全员参与的系统化工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各单位应上下联动,改变思想、提高认识,营造利于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良好环境。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国家施行了新的规范制度。该规范的施行对于各单位完善财务管理措施,健全会计内控制度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从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单位在制度的落实方面大多流于形式,特别是有些单位往往凭经验办事,以经验代替制度。虽然建立了各项内控制度,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起不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在进行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在内部控制规范开始施行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意义
2014年1月1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目标就是确保单位内部的会计信息资料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单位各项财务收支情况。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对会计信息收集、记录、分类和汇总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能够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内控制度有助于单位实现自我监督,确保单位各项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因此,强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有效地规范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经活动,及时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从而使国家的各项财经法规得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来源,只有管理好和使用好这部分资金,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建立健全单位内控制度,可以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章程办事,从而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和科学,杜绝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避免和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多,范围广,资金来源上大部分属于公共财政资金.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财务风险较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随着公众参政意识的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绩效备受关注,社会各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已经上升到更高的要求。需要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来对内部控制进行指导,新出台的规范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管理制度执行、加强监督、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来说.业务相对简单.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应对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收支管理情况。包括收入是否实现归口管理,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是否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发生支出事项时是否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明确各职能部门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确保事业单位权责分明,管理科学。(二)预算控制情况。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贯穿整个单位的业务活动。加强预算管理主要体现在编制与执行环节,确保预算编制程序规范、方法科学、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进一步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强化部门预算的约束刚性,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三)政府采购控制情况。尤其是在政府采购业务控制方面,应加强政府采购申请、验收等事项内部审核,包括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是否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四)资产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处置资产。(五)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概算投资;是否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六)合同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合同归口管理:是否明确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是否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问题
(一)内控观念相对薄弱
从我们新一届政府倡导务实作风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应经有很大的改变,对于最后的执.行和评价环节的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内控观念的强化培养,仍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对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在意识上不能得到强化的情况下,执行部分实际是为了应付制度的要求或者上级的要求,这就对建立和执行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内部控制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执行消极的情况,最终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弱化了内部控制的目的,让内部控制规范流于形式.起不到监督和规范的作用。
(二)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目前也存在着不足。许多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相当混乱,使得账目和实际的国有资产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能在账目上很好的反映。这样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能很好的进行管理。随着新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控制还不到位。
(三)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人员的编制是有限的,在人员少、业务多的情况下,有些单位在推行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将单位所有业务环节和人员进行全面覆盖,在很多的单位中存在不相容岗位兼职、一人多岗等现象。在个别的单位甚至存在出纳、会计等职务由一人承担的情况。保管人员、记账人员和经办人员交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较为混乱等等。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多财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很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财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对于财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够专业,对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十分到位。
(四)内部控制执行的问题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时候领导层对执行的破坏;对领导层难以执行。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开始制定时,领导层往往比较重视。到了执行阶段,对下级部门或人员的执行力和监督也往往最强,对平级部门或人员的执行力或监督,一旦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就大打折扣。对领导层的执行力和监督往往最弱。一方面是领导层明知违反相关制度,仍要求执行。另一方面是一些部门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只认领导层的签字,明知领导层的签字事项与制度不相符或是相悖,仍然执行,不采取内部控制制度中相应的措施。如此的示范效应,就使得内部控制到了执行阶段只是纸上谈兵。这其中撇开领导层中其身不正的原因不谈,更大的方面来自于大家对“集权”的追捧,“唯上”的陋习。
(五)监督管理缺乏足够力度
在新的内部控制规范下对内部控制制度中的监督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在没有健全的管理规范下,使得内部控制的监督难以执行,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监督管理权力职责分配不合理,在执行监督的过程中,可能会道到很大的监督阻力或者受到监督干扰,从而影响监督的公正性和效果,最后达不到内部控制规范的监督效果。同时,外部监督过程中,更多的关注与财政资金的规范性运用上,对于内部控制规范监督的执行很难有一个准备的指标来进行考核。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授权神品过程还不合理,许多行政事业管理单位的授权、审批过程存在着许多的漏洞,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一些人通过这些漏洞来获取一些私利。没有一个科学严密的审批过程,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受到影响,从而使得行政单位的财会工作的正常进展受到影响。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
(一)强化内部控制的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者理念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对于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因此,应当增强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把对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对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内容,以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另外,财务部门还应当与人事部门联合,通过举办内控制度建设和财政法规培训班等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对内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管理者能够认识和领会到内控制度的实质,并以身作则的带头贯彻落实,进而有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二)加强对部门预算制度的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应完善预算制度建设,一方面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将单位的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一经批准,任何人不能随意的进行改动,坚持把好“三道关”,各单位把好立项关,有预算就立项,没有预算不立项;财务部门把好资金关,有预算就支付,对没有预算或超预算的不支付;审计、纪检部门把好监督关,有预算的项目才能进入“工程招投标、投资、物资采购”工作程。;另一方建立预算执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自上而下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单位、任务落实到人,在预算过程中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按照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坚决杜绝单位人员集体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对重点的岗位要明确责任,实行用制度管人,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完整、条理的内控系统。对各个岗位的责任和权限进行明确,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格局,以实现权力制衡的目的。建立科学、完善、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单位的每一项财务收支行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化控制,使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一要强化教育培训,开展定期的业务学习、专题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更新财务人员知识,拓展业务面。二要建立科学的人员管理制度,采取干部交流、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将思想觉悟高、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调任到会计岗位,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发挥内控制度作用。三要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优化年龄和知识结构,努力形成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财务队伍。
(四)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帮助其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以更好地促进国家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质量,促进廉政建设的开展,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单位应当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对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与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工作保持独立性,评价的方法、范围和频率由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业务规模、管理模式和实际风险水平确定。为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各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改革步伐,以有效的社会监督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相结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工作,能够促进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贯彻落实,提高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防止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廉政建设的开展。只要通过广大内控人员的积极努力,内控制度建设将会不断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沿着规范、健康的道路发展,必将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邢跃东.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9)
[2]张卫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J].企业文化.2015(6)
[3]康志扬.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构建[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
[4]陶良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J].科技与信息.2013(3)
 
 
 
 
 
QQ在线咨询
投稿电话
010-67605557
投稿邮箱
xfdk@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