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评论: 0 浏览: 835 最新更新时间: 7年前

徐慧玲  
北京世基和成房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必然结果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技术创新与引进又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来说,受技术创新机会成本、技术引进依赖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是不确定的。本文结合我国多省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成反比,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受外资技术溢出影响较大,二者呈正相关。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资引进技术的战略还要继续坚持利用,且要对引进的技术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技术创新力度,使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技术创新  技术引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据第二位,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由于对投资驱动经济粗放增长的长期依赖,存在的矛盾也比较多,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受阻。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重构经济增长动力机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技术进步,也是根本途径。而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是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但是目前理论研究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还没有统一的论断。
对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影响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对自主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的考察,判断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从其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但是由于投入产出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无法准确反映出来,因此上述研究结果是否合理还存在争议。所以单从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对投入产出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砍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还不准确。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比较复杂。
基于以上分析,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技术创新与引进中的多因素进行研究,利用我国多省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检验计数创新与引进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依据此可判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创新路径。
一、研究述评
受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发展需求,需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关研究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进行了定义:全要素生产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认为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为经济增长,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就是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与生产要素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之比就是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目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中,还存在以下误区:
(1)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技术进步的影响仅仅视为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诸多学者认为技术进步从广义上来看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衡量时,全要素生产率是唯一衡量指标。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认识存在片面性,一方面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会产生影响,且受制度、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技术引进及创新对技术进步有直接的影响,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全要素生产率只能作为衡量标准之一,不能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2)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因香港看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技术进步的影响。提高效率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而投入产出效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全面反映出来,所以,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用全要素生产率来反映,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并不能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反映。
(3)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尽管在对GDP作用中,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都发挥着作用,但对于全要素生产率而言,其增长率对GDP的贡献并不意味者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就能实现。所以,技术引进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无法反映出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二、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作用
(一)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受技术创新的影响
技术创新只能是通过新材料、创意设计、新工艺、零部件、检测方法、制造图纸及维修保养等方面来提升生产技术。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忽略技术创新形成生产技术的前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在条件一定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一定有促进作用。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存在机会成本,也有可能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阻碍作用;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逆向溢出,尽管存在技术创新,但产出未必能增加,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下降。
(二)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受技术引进的影响
技术引进是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主要的发展路径,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具有获取技术时间段、成本低的特点,包含专有技术、机器设备、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等内容,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和发达国家技术的差距。而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中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包含吸收消化能力、本地技术水平等方面。首先,引进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其与本地技术的匹配程度的影响,即作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次,对所引进的技术能否有效的吸收利用,决定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及经验分析
(一)模型设计
技术创新与引进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当然,并非只有这两种因素,还包含城市化、产业结构等因素,为了便于分析,将技术引进(ftc)、技术创新(tc)、市场化(mark)及外贸依存度(trad)以外的其它因素,用μ表示。通常经济变量岁时间变化而变化,也包含全要素生产率,即用时间t函数对变量可进行描述,则全要素生产率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假设上式中变量全部为t的一次函数,取对数并对t求导,可得到下式:

从以上两式即可看出,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率受技术引进与创新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产生影响。为了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受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检验,根据上述公式可构建检验模型:

上式中,i表示地区;t表示年份;c表示个体效应,求时间 的偏导,所得 不受时间影响,因此可忽略时间因素。 为残差,是影响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因素之一,模型中, 与 为解释变量, 与 为控制变量。通过理解模仿创新,构造相关连乘变量 。从模型研究结果来看,我国技术创新主要是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再进行创新,以此来实现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如果 显著为负,那么就会出现技术创新逆向溢出现象,制约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如下模型:

(二)变量测度及模型检验
在测算 、 、 的基础上对测算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通过对相关函数求偏导,可得到 、 、 测算模型: 。式中,gl表示年末从业人员增长率, 表示存量资本增长率。此外,还需要对技术创新采用投入水平度量进行测度,包含研发支出占GDP比例衡量技术创新、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衡量技术创新两方面。
在上述模型设计时,考虑个体效应受到影响,并进行检验。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表明个体效应存在。许多经济社会现象在模型中表现为自回归或相互影响,具有持续相关性,后期经济水平受当前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仅仅受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其产生相应的结果。所以上述模型变量可能存在内生性,由于存在内生性与序列相关性,利用静态面板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修正,由于技术创新包含两种测度方法,与上述模型对应,可产生以下两种情况模型:


四、结果与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呈负相关,其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基础薄弱,我国自建国以来,技术进步的主要实现途径就是技术引进,依赖于技术引进路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较多,包含知识积累薄弱、基础差等,造成核心技术难以突破,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集中与低附加值技术和低层次技术方面。此外,技术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机会成本,即尽管在技术创新投入比较大,但实际转化为生产技术的投入比较少。(2)外资技术溢出使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外资进入后,导致本地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本地企业也有针对性的对外资技术进行主动学习,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3)模仿创新使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采用模仿创新方式不能能够降低技术创新管理、成本及风险,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是在原有技术创新技术和市场基础上,可对产品进一步进行改进,从而超越原有创新者,促使产品的质量更好、性能更佳,以此实现对市场份额的获取。
 
参考文献
[1]傅元海,陈丽姗.不同技术引进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J].当代财经,2016,11(15):14-22.
[2]张德茗,白秀艳.技术差距、技术引进与中国工业绿色经济增长[J].广西社会科学,2016,01(17):71-76.
[3]范晓莉,郝寿义.创新驱动下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解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4(22):116-122.
[4]孙文博.我国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J].税务与经济,2016,04(18):33-36.
[5]张云辉,王天尧.偏向型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27):68-76.
[6]萧国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传统制造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经营管理者,2015,19(17):191. 
 
QQ在线咨询
投稿电话
010-67605557
投稿邮箱
xfdk@188.com